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新西兰购物攻略网,以及新西兰购物攻略2018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出国留学前,妈妈帮你收拾行李,总是恨不得把锅碗瓢盆、被子床单全部打包。今天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下新西兰的物价,吃穿出行全部囊括。提前看一下,再决定要带哪些东西吧。
床上用品
很多人都在考虑要不要带被子床单等,这些东西又重又占地方,不带吧又怕到了再买太贵。其实新西兰这些东西虽然比国内稍微贵一点,但也不会贵到很夸张的地步。
大概价格如下(目前纽币对人民币的汇率是4.55左右):
床上四件套:20-30纽币(新西兰的四件套和国内不太一样,包含床单,床罩和两个枕套,不包含被套,如果要买被套的话都买duvet 套装)
电热毯:29纽币左右就能买到,warehouse有时候促销价格会更低一点
羽绒被芯:夏款的29纽币左右,冬天的较厚的69纽币左右,搭配duvet cover使用
枕头:16-39纽币一对
Comforter套件:49-89纽币一套,这个比较方便,里面有一个不需要被套的棉被,还有床单枕套和床罩,类似这种:
本人刚来时懒得买那么多东西,就直接买了comforter套装,再买一对枕头就可以直接使用啦,不需要对比尺寸选被套什么的,床上用品一套置齐总共就花了人民币300元不到。
锅碗瓢盆:
平底锅:按大小和品牌 8-30纽币一个
煮锅:20-30纽币
饭盒:4纽币左右
碟子:2-6纽币
碗:2-6纽币
盆:2-8纽币
文具:
这个必须提醒一句,能带的尽量带。
因为这边的文具书本什么都很贵的,一个只有20多页的笔记本都要3纽币,课本就更不用说,基本都是几十纽币甚至一两百纽币一本,能买电子书的尽量买电子书吧。
顺便说说手机上网费和菜价
这边通讯费用很贵!
在国内都是习惯了无限流量,来了这边可要省着点用。家里的宽带一个月80纽币(人们370)左右。手机的话最便宜的套餐19纽币每个月(四周),每个月只有1.25G的流量,开个导航一个月都不够用啊。每个月49纽币的套餐也只有4个G的流量。想随时随地看电影,在这边是不可能的了。
肉类的话牛肉跟国内价格差不多,鸡肉和猪肉比国内稍贵,蔬菜普遍比较贵,黄瓜5纽币一根,番茄9.9纽币一公斤,绿叶蔬菜一小把2纽币(够吃一两顿)。
水果基本都比较便宜,苹果2-4纽币一公斤,猕猴桃也差不多,香蕉2.5纽币一公斤。
现在很多人要来新西兰留学或者工作了,有的是自己单独出来,有的是带着孩子一起出来,孩子读书自己也读书。今天有一个朋友问我,要来新西兰了,要不要带翻译器,因为担心孩子到学校听不懂老师的课,用一个翻译器可以解决麻烦,另外准备带一个苹果电脑过来,担心在新西兰太贵了,所以就从国内买一个过来。
其实这是比较集中的问题,这个朋友其他的没有说,但是我想她一定想知道来新西兰什么可以带,什么没有必要带吧。
那么我就简单说说哪些东西可以带,哪些东西没有必要带。
我们先说电子产品。第一个就是这个朋友说的翻译器。这个我是第一个反对带的东西。因为用这个翻译器会让人产生依赖,尤其是对孩子,孩子上课只会盯着翻译器,或者说依靠翻译器来接受老师的信息,完全荒废了自己的耳朵和嘴巴功能,这样反而会使学语言的过程无限延长。同时,也会失去跟同学和老师交往的各种机会。
只有完全依靠自己的耳朵和嘴巴,逼迫自己不依赖电子产品而听懂老师的话,才能尽快适应学习生活。尤其是初高中的孩子,不这样就跟不上课程,到时候心理压力巨大,这不是好事。
那么电脑可以带到学校去吗?还是不要带,你可以留在家里作为学习的补充,但是在学校还是多跟同学和老师交往,而不是只沉浸在电脑里面。手机也是如此,手机可以作为联络工具,但是也不建议在学校没事就刷屏,尤其是中文频道,到了新西兰,你得习惯全部用英文来了解这个社会和周边的生活。
总之,能让你忘记社交,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的电子产品,都不要带到学校去。
高档的用具更不要带。这里的孩子不会攀比,也不习惯攀比,如果你一身名牌倒会使人笑话。
其实很多电子产品都没有必要带过来,因为在新西兰,这些东西都不贵,就拿苹果电脑来说,在新西兰从一千到七千纽币的都有,也就是顶级的苹果电脑也就7千纽币,一般的电脑都在千元以下;手机也同样如此。另外需要注意的是,在国内买的电子产品使用的电压都是220伏的,而在新西兰是240伏的,插头都不一样,这里用的都是八字插头或者是三角插头,你的电子产品带过来,要注意这个问题。
如果你在新西兰本地买电子产品,那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,否则你还得备用一个转换插头,还要考虑到电压的问题。
除非你在国内已经有,不带过来也浪费了,那就带过来。
记住,新西兰这里吃的贵,住的贵,但是电子产品和汽车都不贵。全新宝马也就几万纽币,奔驰也同样如此,当然最高档的,十几二十万纽币也存在,但是至少比国内是便宜多了,而且还是原版的。
如果不想买全新的车,二手车更便宜了,在这里做一个有车族是非常容易的事情。
再说吃的东西,有的人总是担心自己到了新西兰就吃不到中国的食物了,所以能带不能带的都带了过来,且不说占重量还冒风险——新西兰海关对食物查得非常严——关键的是,你到了新西兰才发现,这里的华人超市里面什么都有,从油盐酱醋到香菇茶叶木耳枸杞子啥啥都有,所以没有必要带了。
那么总得带些什么吧。对,要带就就带自己的衣服来,这不是说新西兰的衣服贵,相反,新西兰的衣服很便宜,而且大部分都来自中国,关键是,这里的服装都是给当地人准备的尺寸,像我们华人那么小只尺寸,不是很容易遇到,这里最小号的,都相当于国内的XL了。当然你原本就很大条,那么在新西兰买服装那是最合算的了,不怕不大只有更大,可以把三个你装进去的尺寸都有。
对了,大棉袄什么的,就不用带了,除非你直接落地南岛丹尼丁,那里的冬天会下雪;如果你是落地北岛,也就是奥克兰惠灵顿等地,那就不需要了,这里的冬天最低温度都很少超过五度的,平均温度在10度左右;一件毛衣加上一件外套就可以过冬了,看看新西兰学校的校服就知道,即便是冬天,女孩子也依然穿裙子,男孩子依然穿短裤。
鞋子最好带几双,跟服装同样的道理,这里好像大船一样的鞋子有的是,但是适合中国人秀气脚丫的鞋子,尤其是女生的鞋子比较难找,而且式样有限。对了,内衣内裤多带一些。
我每次回国,采购的都是这些东西,一次就买足两三年的。
其他东西都可以在新西兰当地购买了,没有必要万里迢迢带过来了。
这个话题是额外加的。我觉得有必要补充。
不少新落地的人,初来乍到,人生地不熟,一看市场里面的东西,习惯性地就用人民币来换算,一换算就觉得贵死,一觉得贵,心情就不好了,总想着这钱哗啦啦的走了,而未来怎么样也不知道。说句俗话,人都是靠钱来壮胆的,但是你得要尽快转变过来,想着自己怎么去赚纽币。人都是有潜力的,而新西兰这里只要你不懒,只要你肯走出去,胆子大,还是有很多赚钱的机会的。即使你不懂英文,华人报纸上都有很多招聘广告,不会让你没有活干。
另外,落地之后,首先要学会开车,如果拿的是国内的驾照,建议不要使用,因为国内的驾驶习惯跟这里完全不一样,你得尽快通过这里的笔试,熟悉这里的交通法规,然后去考这里的驾照,这个驾照很重要,可以代替你的护照,也就是相当于你的身份证。你不可能带着护照到处走,但是驾照必须带着,比你的护照还管用。银行开户,办理图书证等等,用驾照就可以了。
还有一个最重要的,会开车了,你的行动范围就大多了,可以找到的工作机会也多多了。周末的时候还可以开车出去周边溜达,看看风景,可以改善你初来乍到的不适应。对一个地方熟悉了,你的心情也会好起来。
记住,他乡也是故乡,不要一遇到麻烦就退却。我认识几个国内来的读者,开始信心满满,但是几个月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,抱怨多多,无法适应,最终就落荒而逃。
出国也是对自己命运的一个改变,你不改变,那就永远这样,你改变了,至少不会变得更坏,要不然你也不会想着出来。
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?因为凡是出来的人,都经历过你的经历过的一切,彼此而已。